AI浏览器工具

上班4年“武功”全废,想跳槽却被HR嘲讽,这位搞AI的硕士小哥心态崩了

  • 时间:2025-07-03 13:26:07
  • 来源:AI浏览器工具
  • 作者:啊哈哈哈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 > AI教程资讯 > 上班4年“武功”全废,想跳槽却被HR嘲讽,这位搞AI的硕士小哥心态崩了

    搞机器学习的你,是否有过这种经历?

    当别人看你工作,桌上2、3台显示器,满屏的代码,不禁惊呼:

    哇!这个人看起来好厉害的样子!

    但实际上,面对密密麻麻的代码,你内心真实的OS却是:

    这XX都是个啥……

    就在今天,一位硕士毕业、拥有4年工作经验的机器学习从业者,便在Reddit上发出了同样的困惑:

    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,假装在搞机器学习,实际上什么都不懂。编程的时候基本上就调用个别人的包,“一键搞定”,感觉都可以退化到用Excel了。工作4年后,感觉还不如硕士期间的状态,起码那时候对ML知识还有所了解。后来跳槽找工作,还被HR嘲讽技能“太初级”。……

    就是这样的一篇长文,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和共鸣,热度直线上升。

    这位机器学习从业者,到底经历了些什么,让他如此崩溃?

    上班4年,“武功”全废

    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啥也不会,骗吃骗喝?

    看看他的背景。

    学士学位是电子信息科学,并且专业方向非常注重CS、算法、数据结构,主要工具是Java和C++。

    硕士读的是生物信息方向,偏概率统计,机器学习是必须的重要研究手段。

    他自述掌握的技术能力有R语言、Python、SQL。

    开局不能说黄金段位,但也不差。前期的研究项目,也让他早早积累了机器学习的实战经验。

    但是,进入如今的科研岗位四年后,他却感觉自己毫无价值,心灰意冷。

    到底是谁把他给废掉的?

    在帖子中,他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就只有3个部分,写脚本、清理数据、可视化。

    真的只有这些,没别的了。

    不做单元测试,不需要和Hive、Spark、Kafka、CI/CD、Hadoop、AWS、GCP、Docker打交道。

    甚至手头的工作,也都是用前人设计好的工具“一键搞定”。

    这哪里还能说是搞AI的程序员?

    客气点说是初级数据分析师,不客气地说,这分明就是一个写脚本的。

    但是,就是这样划水混日子的工作状态,他却常常得到表扬。

    因为即使是流程自动化这类最基础的工作,单位也从来没人做,甚至没人懂。

    比如他的主管上司,博士学历,却问他“GitHub有什么用?”

    不是我自己多有价值,而是周围人太差….

    写好的代码没人审查,有问题没处请教,工作中表现出的主动性也没人认可。

    更让他担忧的是,尽管身边的人不懂,但他清楚的知道,自己的岗位随便找一个有编程基础的人,培训两三个月就能胜任。

    之前获得的学位,现在似乎一点用处都没有,让他感觉到无比讽刺和郁闷。对自己的未来也心生恐惧和焦虑。

    错过时机,回头已晚

    没有创新、没有进步的工作环境,让他迷失了方向、迷失了技能,迷失了自我。

    4年平庸的工作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,就是他已经丢失了上学时积累的技能。

    他说,自己现在已经把本科硕士学的基础知识忘了个干净,连Java和C++都变得很陌生,一些名词,比如heapsort(堆排序)算法,听起来很熟悉,但具体干什么用却忘了。

    他不是没想过换工作,只是,如今他的履历和经验,已经很难申请到好的面试机会。

    比如,面试时,别人要求他解释KNN的用法,结果他一脸懵逼。他在读硕士时,其实专门研究过KNN,而现在只会调用现成工具包了。

    有的面试官,直接不客气地对他说:你的技能和经验,太初级了!

    4年工作经验和强相关的硕士学位,换来的却是一句“太初级”,这让他无法接受。

    我想往前走,想改变。但在平庸自满的人包围下,连怎么前进都不知道了。

    当然,他也反思了自己错误,他认为,自己当年从IT/CS转到生物信息是第一个错误。

    第二个错误,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学术科研岗,几年耽误下来,再想转回产业界,已经困难重重了。

    网友:这是“冒名顶替综合征”,要自信

    此贴一出,堪称“一石激起千层浪”。

    不够自信,这是网友们最为认可的一种观点:

    我就在实验室工作,身边无数博士和科学家环绕。你列出来的工作任务,基本和我做的一样,我就觉得自己做得挺好。

    如果你觉得陷入了困境,那就去找自己感兴趣的ML方向,然后挑战自己。

    我每周都会上arXiv看论文,这是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,学习新事物可能会激发你的新想法。

   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赞同:

    每当我觉得自己在所处的岗位像个“冒牌货”时,就会抽空去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。

    也有网友发表了“鸡汤”式的鼓励——“今天你进步了吗?”

    我个人认为学习应该永不止步。每天醒来,我都会问自己“今天要学什么”。

    相信我,这对形成一个跨学科的学习系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。

    针对“面试”这个话题,一位经理人站出来分享了他的经历:

    你可能有点冒名顶替/冒充者综合征 (Imposter Syndrome)。

    我已经有过不下数百人的面试经历,相信我,你同龄人的履历真不见得比你好,还没有你谦逊。

    而说到“冒名顶替综合征”,也成为了热议的一个点。

    这种症状用比较官方的说法就是:

    个体按照客观标准评价为已经获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,但是其本人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,他们没有能力取得成功,感觉是在欺骗他人,并且害怕被他人发现此欺骗行为的一种现象。

    简而言之,就是别人觉得我很厉害,但我自己不觉得;别人觉得自己OK的事情,我觉得是靠运气,而不是自己的天赋或能力。

    而这种心理方面的“病症”,并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有,就连爱因斯坦都有过。

    对此又该如何“治疗”呢?网友给出了一些建议:

    多多交流和分享记住,没人是完美的记录做过的事情不要把别人想的太好,也不要把自己想的太糟保持学习者心态

    那么你是否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情况呢?

  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    参考链接:

    [1]https://www.reddit.com/r/MachineLearning/comments/m1kss2/d_i_feel_like_an_impostor_who_just_pushes_buttons/[2]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Impostor_syndrome[3]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03155867

    点击排行榜

    近期热点

    本类最新

    本站所有软件文章图片来源于网友上传,如果侵权请联系[AI浏览器工具],我们24小时内撤销

    Copyright©2025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AI浏览器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