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浏览器工具

写论文前先交提纲,没准儿提前就被顶刊接收!Nature:论文还没写,就知道是好研究

  • 时间:2025-07-11 14:54:27
  • 来源:AI浏览器工具
  • 作者:啊哈哈哈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 > AI教程资讯 > 写论文前先交提纲,没准儿提前就被顶刊接收!Nature:论文还没写,就知道是好研究

    确定好课题后,先别着急写论文。

    列好大致提纲,交给期刊编辑看看再说~

    如果审稿人觉得这份提纲足够“优秀”,那么无论结果如何,期刊都会承诺发布这份研究。

    竟然还有这等好事儿?

    Nature系列杂志正在进行的一波新尝试。

    提纲内容包括,研究问题、研究方法、以及详细的分析计划。

    这种方式,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。

    一方面,提前收到同行评审的意见,潜在的问题被发现,研究质量会有所提高。

    而另一方面,也是更为重要的,减少了出版偏见。

    期刊编辑、评审往往更喜欢积极、引人注目的结果,而不是消极的,这也就反向激发了论文结果不可重复性的现象。

    目前,这种方式已经有200多家期刊采用,不过主要适用于生命科学

    也难怪Nature说,好的研究早在论文写好之前就开始了。

    而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,学界期刊们还做了其他努力。

    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。

    连Nature、Science、Cell都出动了的那种。

    根据2016-2017年Nature的一项调查显示,86% 的受访者认为生命科学的可重复性差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。

    因此就在2017年,Science、Cell、Nature、eLife的编辑们提出了MDAR倡议——Materials Design Analysis Reporting。

    并于最近在PNAS上发表。

    MDAR,Materials Design Analysis Reporting。

    顾名思义,就是一份结构化的检查表,随论文一起提交,其目的是鼓励研究者在四个方面做更详细的披露。

    包括材料(如试剂、实验动物和生物)、数据、分析(包括代码和统计),以及报告(遵循特定学科规则)。

    除此之外,检查表还要求作者说明实验结果是否被重复、如何确定样本量、是否是随机抽样等一些细节。

    这一倡议一出,不少研究者就为此点赞。

    2019年的一项试点研究中,33名期刊编辑和211名作者,对289篇论文的MDAR检查表进行了测试。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,这样的表格很有帮助。

    正如Nature的评论:

    MDAR不会解决所有问题,但是它能使研究更加可靠。

    好了,你觉得这两种方式如何呢?能否真正的提高论文可重复性呢?

    参考链接:[1]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d41586-021-01167-9#ref-CR3[2]http://blogs.nature.com/ofschemesandmemes/2019/10/21/journals-test-the-materials-design-analysis-reporting-mdar-checklist[3]https://science.sciencemag.org/content/sci/suppl/2020/03/05/science.aba9757.DC1/aba9757_MDAR_Reproducibility_Checklist.pdf[4]https://www.pnas.org/content/118/17/e2103238118

    点击排行榜

    近期热点

    本类最新

    本站所有软件文章图片来源于网友上传,如果侵权请联系[AI浏览器工具],我们24小时内撤销

    Copyright©2025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AI浏览器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