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浏览器工具

“我和马斯克没差距”,何小鹏二季度赚得越多投入越狠,4个月内研发团队还要招1500人

  • 时间:2025-06-30 11:01:07
  • 来源:AI浏览器工具
  • 作者:啊哈哈哈
  • 您的位置:首页 > AI教程资讯 > “我和马斯克没差距”,何小鹏二季度赚得越多投入越狠,4个月内研发团队还要招1500人

    小鹏汽车2季度财报放出,业绩到底怎样?

    营收37.61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年增长536.7%,环比第一季度也增长27.5%。

    车更是卖了不少,第二季度交付量17398辆,同比去年同期大增439%,环比第一季度上升30.4%。

    小鹏汽车Q2财报保持高增长是真,但绝非“从胜利走向胜利”,因为这个季度亏损却更大了。

    钱花在哪?加大研发投入,赚得越多投入越狠。

    因为,何小鹏明白,小鹏汽车生存之忧,本质上没有消除。

    小鹏第二季度的财报,说是红得发紫,不为过。

    财报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小鹏实现总营收37.61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年增长536.7%,环比第一季度也增长27.5%。

    而汽车销售收入达到35.84亿元人民币,同比去年同期增加562.4%,环比随总营收同步提升,增加27.5%。

    同时,小鹏毛利率也创下自美股上市以来的新高,达到11.9%,其中,汽车销售毛利率11.0%,首次跨进11%大关。

    营收和毛利率的增长来源于小鹏汽车交付量的提升。

    根据财报,第二季度小鹏累计交付量达到17398辆,同比去年同期大增439%,环比第一季度上升30.4%。

    在车型分布上,上市一周年的小鹏P7成为交付主力,第二季度实现11522辆的交付,环比第一季度增加44.5%。

    除此之外,小鹏的财报中也向外界透露了其销售网络和充电网络的建设情况。

    据了解,截止到第二季度,小鹏的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包括200家门店和64个服务中心,覆盖74个城市。

    在充电网络方面,小鹏在报告期末已经建成超级充电站231座,覆盖全国65个城市。

    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4月30日,小鹏宣布其免费充电站已经打通318川藏线,也是继蔚来和特斯拉之后,第三个实现充电网络打通川藏线的车企。

    同时,财报中还提到,小鹏G3中期改款车型小鹏G3i将在9月份开启交付,而最新的小鹏P5将于9月份正式在国内上市,并预计在第四季度开启交付。

    据悉,P5将搭载小鹏自主研发的XPILOT 3.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。

    小鹏汽车创始人兼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自信的表示,小鹏P5将会在16—23万的价格区间彻底颠覆燃油车和非智能汽车。

    无论是数据指标,还是新车交付、服务网络扩张,都可以说,小鹏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    如果亏损没有进一步扩大的话,这份财报甚至可以看作小鹏美好故事的开始。

    财报里的气氛欣欣向荣,但是净亏损进一步扩大,是梗在小鹏喉咙里的一颗刺。

    根据财报数据,小鹏第二季度净亏损11.95亿元人民币,较第一季度亏损额扩大超过4亿人民币。

    创下美股上市以来净亏损额最高纪录,同时,也是小鹏正式开启车辆交付以来亏损最严重的一次。

    数据在告诉我们,尽管营收交付屡屡创下新纪录,但是小鹏离高枕无忧,依旧可望不可及。

    问题在于,车卖的更多了,营收也增长了,钱去哪儿了?

    根据财报,小鹏第二季度的销售成本,无论同比还是环比,都小于销量和营收增速。

    答案显而易见,钱最终花在销售等三费以及研发支出。

    尤其是研发投入,财报中显示,小鹏第二季度用于研发的支出为8.64亿元人民币,环比第一季度增加61.4%。

    同时,也是小鹏大规模开启交付以来研发费用最高的一个季度。

    事实上,小鹏一直是头部造车新势力蔚(来)小(鹏)理(想)三家中研发占营收比重中最高的一位,研发费用向来高居不下。

    除了用于新车型的投入,小鹏的研发重点,就是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XPilot软硬件开发。

    小鹏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XPilot从问世到现在已经迭代到3.0版本,包括其3.5版本也会很快推出。

    如此重视自研自动驾驶系统,小鹏的思路很清晰,就是除了要卖整车硬件,自动驾驶软件包服务,也是小鹏将来盈利的重要来源。

    但是,迄今为止,小鹏主打的自动驾驶软件服务收入,仍然寥寥无几。

    财报显示,小鹏第二季度的软件服务收入,才不过1.77亿元人民币,不到总营收1/35,而且增速还在不断降低。

    今年Q1财报,小鹏汽车给出了旗舰车型自动驾驶XPilot搭载率超过95%的数据。

    证明中国用户并不是不care自动驾驶,正面回应马斯克抱怨国内选装自动驾驶不到2%的言论。

    但装机量大,却不能成为小鹏汽车营收主力,而且小鹏目前还坚持一次买断的方式,并不向车主收取订阅费。

    XPilot3.0,P7车型多花2万的即可拥有。

    看得出来,现阶段汽车的“智能”部分还在市场教育阶段,厂家在拿钱换量,谈盈利尚早。

    在毛利缓慢、没有质变性上涨的情况下,这样的趋势给小鹏汽车的未来增添不确定。

    去年年底何小鹏接受采访时这么说。

    艾问:如果实事求是的讲,你跟埃隆.马斯克的差距有多大?何小鹏: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差距,他是在他的领域,而我在我的思考逻辑里面,他的生活我不羡慕,我的生活他也不会羡慕。何小鹏:我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,马斯克在这个领域也做过很多创新,(我们)都在做出一些出行的变革,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安全、更环保、更美好。

    小鹏汽车是自主新势力中最早明确打出智能化旗帜的,也是最早开始布局全栈自研的。

    如今小鹏汽车的智能化水平,的确处在国产阵营领先地位。

    但Q2财报清楚的显示出,小鹏汽车亏损和研发紧密相关,研发投入越加大,亏损就越多。

    去年4季度小鹏汽车研发投入4.6亿,彼时研发团队还是2000人左右。

    今年2季度末研发团队已经扩充到3000人左右,对应的研发投入是8.6亿。

    增长的4亿,平均到人头上,是每人每年160万的成本(每季度40万)。

    当然这是一个粗略计算。160万并不是单纯人力成本,其中包括了研发硬件、软件等等多方面投入。

    但这并不妨碍获得一个小鹏汽车扩张单位成本的基本概念。

    但“流血”动摇不了小鹏对智能化的坚决投入,即使捉襟见肘,还是要花更多的钱

    Q2财报会议中,何小鹏明确了“护城河”不是用户服务,而是数据驱动。

    所以要招人,要扩大研发,今年年底计划扩充到4500人。

    按照这个标准,届时研发投入同比至少又要上涨一倍多。

    而且在当下各大主机厂、自动驾驶公司高薪抢人背景下,这个成本大概率只增不减。

    所以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智能化一直会是小鹏汽车一个“出血点”。

    还是能从财报会议上何小鹏的发言中看出。

    首先是产销两方面冲刺。

    生产方面,肇庆工厂已经开始P7、G3i和P5三款车的并线生产。且8月18日启动了肇庆工厂的二期扩建项目。

    何小鹏称,预计2022年上半年内,肇庆工厂的设计产能能够从现在的10万辆/年提高到超过20万辆/年。

    另外,广州工厂2022年第一季度主体结构可以完工,第三季度可以正式开始量产。

    交付方面,Q4交付冲击单月1.5万辆。

    海外市场,小鹏刚刚打入挪威,未来1-2年仍是基础布局阶段。

    这些手段,是在需求端扩大营收的补血方法。

    而在供给端,小鹏也有规划。

    高端化,与蔚来开拓大众市场的方向刚好相反。

    从2023年开始,小鹏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-3款新车型,其中确定一款车型进入40-50w区间,针对中高端市场。

    何小鹏还表示,未来公司可能会推出飞行汽车产品,“通过可以飞行的、也可以开的汽车,进入到50万—100万区间,这也是我们在高端市场上的布局。”

    为什么要这么做?

    说到底,自动驾驶是昂贵的游戏。何小鹏心里明白,包含2季度在内的之前一系列高增长,都没有本质上消除小鹏汽车生存之忧。

    说到底,何小鹏和马斯克差距的根本,还是在钱。

    提高利润率,是小鹏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。

    而提高利润,除了内部结构优化,产品端能做的,只有高端化一条路。

    — 完 —

    智能车参考 · AI4Auto

    关注我们,第一时间获知智能车最新

    点击排行榜

    近期热点

    本类最新

    本站所有软件文章图片来源于网友上传,如果侵权请联系[AI浏览器工具],我们24小时内撤销

    Copyright©2025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AI浏览器工具